2024-12-07
美联储官员古尔斯比近日表示,加密资产的兴起至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为有限,尚未对整体经济运行产生实质性冲击。他指出,加密货币更倾向于被视为一种高度投机性的资产类别,目前仍缺乏明确的实体经济应用场景,因此其真正的经济影响尚未完全显现。
古尔斯比的观点呼应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担忧,即加密货币市场虽然近年来经历了爆发式增长,但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依然较弱。相比传统金融工具,加密货币更多地被用于交易和投资,而非实际的商品和服务流通。这使得其对经济增长、就业和生产率等关键宏观指标的直接贡献微乎其微。
尽管如此,他也提到,加密资产可能会通过“财富效应”间接影响经济。所谓财富效应,是指资产价格上涨会增强持有者的消费信心,进而推动消费支出增长。但这一效应是否会在加密货币市场显现仍存在不确定性,因为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,其对消费者行为的长期影响较难预测。
古尔斯比同时强调,加密资产的投机性特征值得警惕。尽管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等创新为未来的金融体系提供了可能性,但目前的加密市场仍存在诸多监管空白和潜在风险,包括欺诈行为、市场操纵以及与洗钱相关的问题。这些因素不仅限制了加密资产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,也加剧了其作为投机工具的属性。
展望未来,古尔斯比认为,加密货币是否能够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影响,取决于其能否找到稳定的、可持续的经济应用场景。例如,若加密资产能够在跨境支付、供应链管理或数字身份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其经济意义可能会显著提升。然而,在这一转变发生之前,加密货币对宏观经济的直接作用可能仍然有限。
这番表态再次提醒投资者,在加密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需关注其长期可持续性和潜在风险,谨慎对待投机性资产的价格波动。
动态 2024-02-01
新闻 2024-02-06
动态 2024-01-16
动态 2024-01-17
新闻 2024-02-01
新闻 2024-01-16
动态 2024-02-01
新闻 2024-01-17
新闻 2024-02-20
动态 2024-01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