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 正文

区块链生态的大洗牌:从技术竞争到生态位争夺的新时代

 2025-01-02  

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,L1(Layer 1)和 L2(Layer 2)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。用户对于两者之间的感知几乎消失,甚至可以说,他们从未真正关注过这种区别。在如今拥挤不堪的区块链市场中,L1 和 L2 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,而是转向了对生态位市场的争夺,以及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(GTM,Go-to-Market)策略来建立用户粘性。

区块链市场:拥挤中的新规则
当前的区块链生态已经过于拥挤,亟需一次大规模的洗牌。未来的整合将不再仅仅依赖技术上的优势,而是依赖于区块链项目是否能够定位到一个独特的市场生态位。那些能够精准匹配特定用户需求,并通过创新的 GTM 策略吸引并留住用户的项目,将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以 Solana、SVM(Solana Virtual Machine)和 Move 为代表的技术阵营虽然在性能上表现卓越,但未来的市场份额可能更多由 EVM(Ethereum Virtual Machine)主导。预计到 2025 年,EVM 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长,这一趋势将由 Base、Monad 和 Berachain 等项目推动。

EVM 优势:训练数据与合约库
EVM 的市场增长并非单纯由于其兼容性优势,而是因为 EVM 和 Solidity 拥有大量的训练数据。在人工智能生成代码(例如 LLM,Large Language Models)日益普及的背景下,这种数据优势至关重要。到 2025 年,大部分区块链应用程序代码可能会由 LLM 编写。在这种环境下,经过实战验证的加密合约库将成为关键分水岭,因为 LLM 的优势在于生成高层代码,而非编写低级代码。

这意味着,开发者体验(DevEx)和减少用户操作失误(footguns)的重要性正在被可靠的库和广泛的训练数据取代。区块链开发者将更加依赖于成熟的生态系统,而不是去尝试开辟全新的技术路径。

从 TPS 到延迟之战:Solana 引领新趋势
Solana 等高性能链的崛起,将进一步推动其他区块链优化低延迟性能。这标志着区块链从“每秒交易量”(TPS)的竞争,转向了“延迟”之战。诸如 doublezero 和 MegaETH 等具有超低延迟的 L2 解决方案,将使用户对区块链的响应速度产生更高期望。这些变化将推动更多项目采用接近 Web2 体验的设计,例如预确认交易、意图捕捉、浏览器内嵌钱包、渐进式安全性等。

此外,电子邮件入门等功能的普及将进一步降低新用户的进入门槛,从而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。随着基础设施的改进,用户将体验到比以往更快、更流畅的区块链交互。

专业链模式的兴起
Hyperliquid 的成功案例表明,当专业链专注于特定应用并优化用户体验时,它们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。这种模式正在破除“一链统治所有”的旧梦想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多元化、分布式的区块链生态。

未来,更多项目将效仿 Hyperliquid 的模式,通过专注于特定应用场景、优化桥接体验以及提供优质的用户服务来吸引目标用户。这种多链并存的格局,将成为区块链行业的新常态。

区块链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。从 L1 和 L2 的界限模糊,到专业链模式的崛起,整个行业正从单纯的技术竞争转向生态位市场的争夺。在这场洗牌中,那些能够精准定位用户需求、通过创新策略构建粘性生态的项目,将成为未来的胜者。

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进化,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多元、分布和用户友好的区块链新时代。那些能够在技术与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的项目,将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,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
  •  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