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08
2025年,美联储理事鲍曼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,投资需求和储蓄的下降可能会推高中性利率。她指出,自新冠大流行以来,央行政策利率的中性水平可能已经上升。鲍曼解释说,疫情爆发后,低借贷成本和支持性财政政策等因素立即占据了上风,这些因素使美国经济在2021年和2022年美联储大幅加息后仍保持了基本稳固的基础。同样的因素可能导致所谓的中性利率上升。
中性利率,也被经济学家称为R星(R*),是指美联储既不促进也不限制经济活动的政策水平。鲍曼表示,“在最近的紧缩周期中,要描述实际经济活动对利率上升的弹性,一种方法是说,之前提到的一些因素导致了R*的上升”。她进一步解释说,疫情后的经济环境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,这些变化可能对中性利率产生了长期影响。
首先,疫情后的低借贷成本使得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资金,从而刺激了投资和消费。这种低利率环境在短期内确实有助于经济的复苏,但也可能导致长期的中性利率上升。其次,支持性财政政策,如政府的大规模刺激计划,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增长。这些政策在短期内缓解了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,但也可能对中性利率产生上行压力。
鲍曼还提到,疫情后的储蓄率下降也是导致中性利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在疫情期间,由于不确定性和封锁措施,许多家庭和企业增加了储蓄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。然而,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信心的恢复,储蓄率开始下降,这可能导致投资需求的增加,从而推高中性利率。
此外,鲍曼指出,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可能对中性利率产生影响。例如,全球供应链的重组、技术进步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都可能对长期利率水平产生影响。她强调,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,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的稳定性。
总的来说,鲍曼的讲话揭示了疫情后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性利率的潜在影响。她认为,低借贷成本、支持性财政政策和储蓄率下降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性利率上升,这将对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制定产生重要影响。在2025年,美联储需要更加灵活和审慎地应对这些变化,以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定。
鲍曼的讲话不仅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,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。在未来的货币政策制定中,美联储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长期因素,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动态 2024-02-01
新闻 2024-02-06
动态 2024-01-16
动态 2024-01-17
新闻 2024-02-01
新闻 2024-01-16
动态 2024-02-01
新闻 2024-01-17
新闻 2024-02-20
动态 2024-01-17